返回
首页

2k小说移动版

m.2kxiaoshuo.com

173、第173章 一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徐州予曹。

四个字, 千斤重。

虽说早已做好了准备,可真到了此刻, 跪在下面的人却再也忍不住的飙出眼泪来。

“主公!”

“夫君……”

“父亲……呜呜……”两位公子哭的真情意切的,用袖子掩住了自己的双眼,再松开时双眼猩红,袖口湿了一片。

可再怎么哭,陶谦的病也哭不好。

陶谦躺在床上,回想起自己的这一辈子,年少丧父,后因外貌出色得岳父甘公看重, 将甘氏嫁给了他, 可岳母不喜他, 以至于夫妻感情并不和睦,后因喜爱读书考上诸生, 在州郡为官, 举茂才拜为尚书郎,后又连任两处县令,再到幽州刺史,再到徐州刺史, 最终被奉为徐州牧。

他这一身,年少运气极好, 可高开低走,最后却落得这样一个场面。

生了两个儿子却皆是庶出,愚笨非常, 他实在是不喜,以至于如今临死之际,陶氏一族也败落了。

陶氏,因他而兴盛,也因他而败落。

他总认为自己这辈子是成功的,可如今与曹操相比,他知道自己失败了,且一败涂地。

人死如灯灭,若有来世,他一定能做的更好。

陶谦在无限的不甘与留恋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没人知道,在死之前,陶谦想了些什么。

他们只知道,陶谦临死前的遗言是将徐州奉于曹操,且看陶谦生前对迎天子此事的执着,曹操若想真的掌握徐州,恐怕也得迎天子才行,等量交换,陶谦给曹操出了个选择题。

曹操选择了合作,就是这么简单。

陶谦的葬礼上,曹操带着戏志才和荀彧荀攸叔侄,以及诸葛亮前来吊唁,曹操为陶谦上了一炷香,他们本是对手,可打到最后却有些惺惺相惜,曹操的脸上是止不住的惆怅。

甘氏带着两个儿子跪在棺椁的旁边,披麻戴孝,面色麻木的看着前方,唯有一双通红的眼睛,证明她是认认真真的哭了一场的。

“夫人莫要伤怀,我与陶公说好了,二位公子我会代为照顾的。”

甘氏这才缓缓的抬起头来,望了曹操一眼:“那这两个孩子日后便跟着你了?”

曹操愣了一下,直觉这句话有些怪怪的。

不过他确实想要将陶谦的这两个孩子握在手中的想法,于是点点头:“恭祖兄的孩子,我自当好好照料。”

“那就好。”甘氏点点头,似乎松了口气。

那天夜里,两位公子忧心母亲劳累,早早的将母亲劝回了房间,第二日一早,女婢去夫人房间服侍夫人,一开门,就看见夫人悬挂在房梁上,早已气绝多时。

当曹操急急忙忙赶到时,甘氏已经从房梁上被放了下来。

昨天还是活生生的人,今天就阴阳两隔了。

两位公子手里捧着甘氏的遗书,满眼是泪的跪在了曹操的面前,曹操拿起遗书看了一眼,原来甘氏用自己的死,为这两个孩子换了一个光明的未来,甘氏害怕曹操不信守承诺,更对这个世界有了厌倦。

干脆一死了之了。

甘氏的棺椁停灵在陶谦的棺椁旁边。

重新启动的葬礼,少了女主人,曹操亲手操办这对夫妇的葬礼,生前他们分隔两地,甘氏在老家等着陶谦,只接手了一个又一个的庶子,如今他们死了,却要合葬在一起。

陶谦和甘氏下葬了,葬在了郯县的一座山上,站在山顶,能遥遥的看见郯县的城池。

也算是一种永恒了。

陶谦与甘氏一亡,曹操先安排两位公子去守孝,再让手下的人去接管徐州,有些人要走,他也不拦着,留下的人,他直接将徐州兵打散了分部在他的队伍中。

尤其是赵云的骑兵队,悍勇的丹阳铁骑直接被收编了进去。

当远在开阳的赵云接到这群骑兵后,第一件事就是组织这些人学习。

《太公家教》、《天策教义》、《宣威语录》等等先背诵一遍,然后再让他的几位弟子将他们拉到校场上面狠狠的虐了一遍又一遍,不得不说,这个方法是很有用的,至少让这些傲气的丹阳兵老实了不少。

与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孙策和黄盖。

他们虽说跟着黄承彦找到了曹操,却没想到恰好陶谦死了,曹操忙陶谦的葬礼忙了好些日子,无暇理会他,他无聊的很,直接和曹操说了一声,便跟着丹阳铁骑到了宣威军这里。

宣威军的大名他和黄盖早有耳闻,此次也是借个机会了解一下。

却没想到,刚入军营还没来得及拜见赵云,就被一群名为天策的弟子拉过去强行洗脑了。

孙策咬牙坚持,不让自己被这群人给洗脑成功。

却不想一转头,就看见那些丹阳兵已经和宣威军肩靠肩,手挽手的哥俩好了。

孙策:“……”

他转头看向黄盖:“这个方法不错,记下来,日后我等训练将士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用。”

黄盖默默的掏出毛笔和布帛,开始熬夜记录。

赵云最近也有些头疼,为何呢?

因为师妹们的信。

作为拜师比较早的师兄,赵云是第一个被开放收徒权利的师兄,他麾下不仅有六个徒弟,更有数不清的天策弟子,他将他们训练的很好,这让这些刚刚被开放收徒权的小师妹们顿时找到了倾诉的对象。

每天训鹰在昌邑和开阳两地来回飞。

扶着大肚子的阿婉看着训鹰都觉得瘦了。

曹操那边也班师回昌邑,夏侯惇被安放在了郯县,赵云驻守开阳,徐州被曹操把持在手。

青州那边刚刚遭遇了黄巾军,曹操又带走了百万青州人,这会儿听闻到徐州入曹操之手后,青州刺史部瑟瑟发抖,生怕曹操心血来潮,直接攻打青州,孔融对曹操不喜,但是上次青州有难,是曹操来救的,他干脆缩着脖子不知声。

一时间,整个青州的官员都有些搞不清这位北海相在想些什么了。

好在曹操对青州不在意,回昌邑了,青州大小官员这才吁了口气。

可吁了口气之后才发现,青州的人口越来越少了,现在青州士族家的地都没人种了,那么青州的人口呢?当初被黄巾军带走了,如今黄巾军被曹操打了,那些人如今在曹操的手下,跑去兖州了。

青州的那些官员们一合计。

不行啊,曹操把百姓都带走了,他们青州大片的土地荒芜。

农桑跟不上,更多的百姓无米粮下锅,他们唯一能选择的路也只有离开一途,若是离开的话,他们会去哪里呢?

首选兖州和徐州啊。

那岂不是以后徐州和兖州的人口会越来越多,而青州将无人可用。

不行,这绝对不行。

于是青州的官员齐齐的往孔融那里去了,他们必须要个说法,让孔融这个孔子的后裔,圣人之后写封信给曹操,别的他们也不需要,先送个几十万百姓回来给他们种地吧。

青州那边异想天开的准备狮子大开口。

曹操这边带着大军回昌邑,一路上他们几个人商议着迎天子后定都在哪里。

荀彧主张在昌邑,那里是兖州刺史部,是日后的权力中心,作为皇帝乃是天下之主,自然该住在昌邑。

诸葛亮主张在陈留,那里如今乃是张邈属下,张邈居心叵测想要自治,就先送个小皇帝到陈留约束他,然后在皇帝身边派遣得用的官员,一路扶持。

戏志才主张重归洛阳,那里才是大汉之都。

而荀攸则主张去豫州颍川找个地方安置小皇帝,颍川这个地方素来出文士,士族也有,不过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已经跑的差不多了,便是荀家这样的,也早早的迁徙出来了。

三个顶级谋士,带上诸葛亮这个一心当顶级谋士的,给出了四个答案。

曹操首先的就直接盖上了荀彧和诸葛亮两个人的提议,转而看向戏志才和荀攸的书简,很显然,这两个人的提议才是对胃口的,只是,还是不一样的。

戏志才的提议透着浓浓的事不关己的意思。

唯有荀攸,也只有荀攸。

曹操摸着荀攸的竹简不由得笑了,没想到兜兜转转,最了解他的,居然是荀攸。

他女儿的眼光,还真是不一样啊。

哪怕随意救一个人出来,都是脑后长了反骨的。

荀彧提议昌邑,表现出他对大汉盲目的忠诚;诸葛亮提议陈留,忠诚却也不介意利用,忠诚便打了折扣;戏志才提议洛阳,事不关己,对皇权既不敬畏,却也不抗拒;唯有荀攸……他仿佛已经看透了他,直直的点了豫州颍川。

那里距离兖州距离近,距离洛阳距离也近。

远在权利之外,却又在皇权之中。

他将四份意见留中不发,扣在掌心,却遥遥的差遣信使给白马城送了信,张邈病重,已然出现昏厥迹象,一旦张邈亡故,立刻发兵颍川,务必拿下颍川郡。

如今他粮草充足,有自信的很。

这边曹操还没回到昌邑已经开始搅风搅雨,那边的阿婉却坐在寓所的堂屋中央,漆黑着一张脸,背后是电闪雷鸣。

她抓着竹简,狠狠的拍在案几上:“异想天开!”

“娘子……”曹妩看着阿婉的大肚子随着怒火晃了晃,不由得心也跟着颤了颤。

“这些人脑子里面装的都是草么?居然有脸提出这样的要求?归还百姓?百姓是牲口么?百姓是人,他们愿意住在哪里就是哪里,青州的信使呢,立刻喊过来,让他滚回去,就说我说的,归还百姓,不可能!”

“是是是,青州众异想天开我等知晓,只是娘子还是要保重身体啊。”曹妩十分熟练的安抚道。

阿婉气呼呼的放下手中的竹简,拿起另一卷竹简,摊开来看了一眼。

作者有话要说:  赵云:师妹都给我写信,真是甜蜜的烦恼呢。

陶公主陶驸马:扑街!

————————————

更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国漫的世界我的团长李云龙我有一座山寨逆天铁骑女总裁的超级高手不会真有人以为我也是大佬吧时代巨子我不想受欢迎啊上古联盟之我真不是高人
相邻小说
足球的救赎足球应该像我这样踢我有一座足球场全世界都以为我和顶流谈过豪门歌后可甜可盐我的动漫幻想乡席卷幻想乡的异世界来访者幻想乡的琐碎日常幻想乡的秃子我真的不喜欢吃窝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