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2k小说移动版

m.2kxiaoshuo.com

第423章 意外结果(合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哒哒哒.....

天色刚亮,冷清的街道上远远传来一阵马蹄声。

骑着自己的大黑马,陈朝跟在袁世清后面,不急不缓的朝宫门行去。

昨天抱恙了一天的明德帝,今天又恢复正常早朝。

同行的还有三位千师,以及几位百师。

在中元,五品以上官员逢朝必到,六品到九品的官员,一月只需上朝一次即可。

在场只有陈朝一个师尉,六品的官衔,如果不是袁世清叫他,完全不用跟过来。

不过这次过来,也算是完成一个月的任务。

此刻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冷风吹面,才稍微打起些精神,旁边的徐百师回头看了他眼:“怎么,昨晚没睡好?”

“还行。”陈朝咧了咧嘴:“就是想了很久的案子,后半夜才睡着。”

“结果如何?”

“不算很理想,但应付今天的早朝,应该没问题。”

闻言,徐启福点了点头,“做的不错。”

袁世清让自己跟来上朝,目的是想让陈朝认识一下朝中那些大臣,不过朝堂中的情形,那天陈朝已经了解过,以防万一,还是做了一手准备。

穿过几条街道,远远地,恢弘高大的宫门映入眼帘。

到了这里,路上不再冷清,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官员,络绎不绝,声势浩荡,远比陈朝想象当中的规模要大。

皇宫门前不比其他地方,规矩更严,武官下马文官落轿,不论什么身份,所以玄清司众人也只能老实的下来走路,跟着队伍往里面挤。

过午门,上宣德殿,陈朝回头一看后面黑压压的人群,不禁暗自汗颜。

通过徐百师,他了解到上朝的规矩。

这也是几人担心陈朝不懂规矩,一会进去出糗。

宣德殿很大,但很多人上朝时,其实并不能进入宣德殿,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在里面占据位置,剩下的人都只能站在外面。

遇到刮风下雨下雪的天气,只能自认倒霉。

幸好玄清司地位特殊,又有袁世清带领,陈朝很荣幸的获得入殿觐见的资格。

当然,位置还是没有他的,陈朝只能站在武官队列旁边的柱子边,随便找个位置站着。

期间,陈朝好奇打量周围的环境,长这么大,上朝毕竟还是头一次,难免会有所好奇。

在这里,聚集了中元所有大人物,毫不夸张的说,都是那种跺一跺脚,地方晃三晃的存在,一个个脸色沉静,衣服各色各式,鲜丽而耀眼。

百官上朝,各自站位。

文官那边,六部尚书站在第一排,其次是品级稍低的官员,以此类推排到最后面。

武官这边,玄清司和另外两位不认识的白发老将并排而立,属于领衔的位置。

对于大殿中多出一个陈朝,有些人注意到,但更多人都没当回事,一个连位置都没有的人,引不起他们的重视。

大都是趁着皇帝还没出来前,彼此交谈。

倒是在武官队列中,金吾卫将军李青候,看到陈朝时,感到意外,远远打了个招呼。

见到李将军似乎跟那年轻人认识,才引起一些人关注,但也都是武官这边,看了几眼,察觉到对方身上的玄师制服,微微留意。

秉承着徐百师之前的交代,少说多看,陈朝也只是简单回应了下李青候,没有多谈。

观察片刻,陈朝就发现一个问题,在场官员谈论问题时,都会下意识看向前面的袁世清。

从周围的讨论声中,陈朝大概听到这些人谈论的就是自己在庆元做的事,言语中,不外乎今天要如何进谏,发难。

倒是袁世清站在前面,面容温和,丝毫没有被周围的目光所扰,稳如老狗。

眼睛打量前面高台上的龙椅,显然就是明德帝一会坐的位置。

对于这个明德帝,陈朝来到京城这么久,还是一次面都没见到,但是对方几次想杀自己,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神交已久?

没有等太久,原本还有吵闹的大殿,陡然安静下来。

那一瞬间的变化,落针可闻,好像刚才一切都是幻觉,陈朝感觉不可思议。

抬头一看,才发现是前面的值守太监说了什么话,才让众人安静下来。

很快,一名身穿玄色龙袍,花白的头发被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者,走上大殿,人看着虽然苍老,但身形依旧硬朗,步伐稳健。

紧接着,随着值守太监的高呼,便是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

中元没有跪拜礼,即使上朝也是如此,大臣们只需躬身施礼,这倒是让柱子旁边的陈朝松了口气。

让他给这个皇帝跪拜,说实话他做不到,更别说对方几次三番想置自己于死地,那就更不可能了。

在龙椅上坐下,明德帝神色淡然开口,抬抬手才让大家站好。

之后随着值守太监一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文官队列中,顿时就有大臣出列奏报,言语中,自然是以庆元的案子,进行攻讦玄清司。

有人开了头,后面陆续有文官出列附和,并且翻起旧账,详数玄清司以往做的黑料,言辞犀利,句句诛心。

在此期间,袁世清神容平静,毫不为之所动,武官队列也很安静,没有人出来说话。

不过这种沉默,反而助涨了文官的气焰,后面跟风的人越来越多,大殿内再次变得喧闹起来。

当然,玄清司也不是任由人编排,三位千师冷眼旁观,徐百师等人则纷纷开口反驳。

陈朝看了一圈,发现文官那边,出列的官员都是位置靠后的那些人,而前面那些人,很少开口,都是老神在在的闭目养神。

如果看来,也就难怪袁世清和三位千师无动于衷,他们的身份,还不屑于去和这些人争论。

就算要出手,也得是前面那些文官。

这让陈朝嗅到一股为妙的气氛。

不仅如此,陈朝还特意观察了下那个明德帝,对方表情始终平静,对下面的争吵一点都没在意,只是静静观望,眼神让人捉摸不透。

从这里来看,这个明德帝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

很难想象对方已经堕入邪道,要不是亲身经历过恶灵狱,以及后面的事情,陈朝也很难相信。

不过事实就是事实,明德帝有问题,这是连袁世清都认同的事情。

另外,陈朝注意到一个问题,明德帝虽然看上去很有威严,但是面容太过死板,看久了就会让人感觉哪里不协调。

就在陈朝思考间,龙椅上的明德帝似乎若有所感,转头朝这边看来。

陈朝反应迅速,立马看向正在争吵的那些文官,脸上表情自若,和周围其他人一样,保持看戏的态度。

明德帝微微蹙眉,刚才明明有种被注视的感觉,目光在武官队列一扫而过,并没有注意到被人群挡住,站在角落里的陈朝。

我特么真是傻了....陈朝暗骂了一声。

察觉到明德帝不在注视这边,没有引起怀疑,这才松了口气。

不过被发现很正常,在这朝堂之上,谁会有那么大的胆子,一直盯着明德帝看,估计也只有陈朝一人。

好在自己的位置靠边,和明德帝的视距之间还隔着一众武官,不然还真不好收拾。

不知争吵多久,陈朝都有些昏昏欲睡,突然就听到明德帝不耐烦的声音传出。

“行了行了,都别吵。”

听到陛下开口,吵闹的大殿这才平静下来。

一位文官作揖道:“陛下,玄清司恶行累累,知法犯法,作为朝廷监察机构,私权已然大于公权,这并非好事,庆元一事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望陛下三思。”

“臣附议!”

“玄清司必须要有个交代!”

“......”

后面平静下来的官员,闻言连忙附和。

徐百师冷冷一哼:“我玄清司做事,向来有理有据,从无逾越之处,何须向你们交代,庆元一事,虽然做事玄师有些冲动,但玄清司本就有先斩后奏之权,此乃高祖皇帝给予的权力,怎么,尔等是想忤逆高祖之训,剥夺我玄清司监察之权,好让你们做哪些鸡鸣狗盗之事不成!”

“徐启福,你休要胡说八道!我们何曾说过要忤逆高祖皇帝,只是今非昔比,当初中元刚刚立国,需要威慑以镇人心,高祖皇帝才特许你玄清司便宜行事,如今国泰民安,山河靖平,再拥有如此权利,未免有些唐突,还是收回比较好。”

“徐大人说的没错,玄清司原本只是监察天下武夫之机构,之后才被许以侦缉百官之权,但非常时期非常待遇,如今玄清司还享有这等权力,确实不妥。”

说着没几句,几人又开始吵起来。

眼见上面明德帝的脸色愈发阴沉,随时都可能爆发,吏部尚书,同时也是御极台大司徒的沈行易看不下去了,站出来阻止。

“好好说话,莫吵莫吵。”

这朝堂之上,除了皇帝,也只有大司徒才能镇压住这满朝文武。他一开口,果然两边人就纷纷闭嘴,只不过相互对视时,满眼写满不服气。

明德帝面色这才缓和,看着沈行易,淡淡道:“大司徒之前一直不曾发声,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回陛下,这件事两方各执一词,都有自己的道理,臣....也不知如何处理,不过庆元之事,玄清司做事确实有些不妥。”沈行易摇了摇头,脸上写满苦笑。

虽然表示为难,但最后一句话,还是摆明站在文官那一边。

见到吏部尚书都出面,其他几位尚书对视一眼,也不好再沉默。

兵部尚书范博出列,沉声道:“陛下,玄清司的权力,确实过于大了些,纠察百官本就有御史台在做,玄清司本质上,只是监察天下武夫的机构,当初被高祖皇帝许以大权,也是形势而定,现今收回比较稳妥。”

“范尚书此言在理,玄清司劳苦功高,如今不妨把侦缉之权撤去,保留审讯之权便可,也算是减轻压力。”刑部尚书赵煜微微一笑。

工部尚书陶文彦横了袁世清一眼,怒气冲冲:“审讯之权也不可留,应当削去玄清司所有监察之权,庆元一事,还没有个说法,昨天玄清司竟又将我工部侍郎抓走,如此无法无天,陛下,假以时日,玄清司必然成为真正的恶虎!”

尚书地位高,但也不是那么好当,手下的人出了事,如果一句话也不说,以后谁还敢跟你混?

而且工部被抓的还是一位侍郎,这就是活脱脱在打陶文彦这个尚书的脸,如何能忍。

陶文彦最后一句话,不可谓不诛心,就差指着袁世清鼻子说他们以后可能会造反。

周围人也都是听得暗自心惊。

不过更多人还是冷眼看戏,幸灾乐祸,甚至开始同情玄清司那些人,之前这件事一直都是其他官员在发言,争吵不休。

六部尚书却没有发表过什么看法,但今天齐齐出面,共同打压玄清司,仅靠袁世清一人,显然扛不住这份压力。

至于其它武官,现在中元太平盛世,少有用武之地,都已经是宝刀归鞘,名存实亡,握在手里的权力少之又少。

就算想帮玄清司,也都是有心无力,一个个心里只能暗自担忧。

自从孝宗皇帝之后,武官就彻底走入下坡,文官崛起迅速,至今已经彻底成为朝廷的最大支柱,武官所能占据的位置,少得可怜。

而这些年,全靠有玄清司在,在朝堂站占据一席之地,与文官抗衡,不然现状只会更凄凉。

所以说,玄清司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就代表武官集团的位置。

那几位头发花白的老将看向袁世清,本以为对方会有所表态,但袁世清自始至终都不发一言,脸上波澜不惊。

这让他们很担心。

照这个情形下去,陛下很可能会迫于六部的压力,削去玄清司的职权,那时,玄清司将不复往日之威,逐渐沦为无用之物。

谁也没想到今天六部尚书会同时出力,不过也有人想到昨天京城发生的事。

玄清司到户部吏部工部抓人,就像陶文彦所说一样,连侍郎都遭了殃,这动静闹得太大。

因此让大家产生危机感,从而引发今日之事,到也就不奇怪了。

“庄尚书,你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吏部尚书庄墨渊是个眉发皆白的消瘦老者,上朝之后就无精打采的打瞌睡,此刻旁边一位官员轻轻推醒他,问了句。

“嗯?啊...还有老朽的事吗?”

庄墨渊转头看了看,这才恍然,连连摇头:“我为礼部尚书,任其天下何人都可教,唯武人不可理喻也,他们的事与老朽何干?走开走开。”

话音刚落,一众武将怒目相视。

旁边文官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咦,杨尚书今日怎么如此安静,这种时候,你不应该说点什么?”谈笑中,赵煜回头看到站在自己身边的户部尚书面容平静,好像一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

杨允思笑了笑,扫了眼武官队列后面的那个年轻人,从刚才他就注意到,此刻摇了摇头:“玄清司或有不妥之处,但飞马县令等人所做之事,罪恶滔天,令人发指,非常人非常对待,其实也并无过错。

另外,监察侦缉之权,置于高祖之时,而玄清司所掌之权,非一朝一夕,历代守护京城安宁,无有不妥,天下武人莫不心存敬畏,倘若削去这些权利,怕是会起不必要的乱子。”

听到前面的话,众人就察觉到不对劲,当听完后面的话,众文官集体惊呆。

就连其他几位尚书也是如此,惊疑不定望着杨允思。

这番话,毫无疑问是为玄清司开解,堂堂户部尚书,居然撇弃自己的阵营,跑去支持武官领头的玄清司,这实在匪夷所思。

沈行易官场沉浮多年,凝神看了看杨允思,又看了看武官队列,当即就嗅到里面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其实不光是文官,连武官,包括袁世清等人,都感到诧异,不可思议。

“这户部尚书居然会为玄清司说话?”

一位老将惊疑不定,深感纳罕:“莫不是里面有什么阴谋?”

“应该不是。”旁边一位老将摇摇头,目光睿智。

不知想到什么,袁世清忽然回头看了眼躲在后面的那个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师尉,略一思索,脸上忽地露出笑容。

昨天户部尚书杨允思来玄清司要人,还找了陈朝,这件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人群后方,陈朝察觉到气氛不对,又看到杨允思特意看了自己这边一眼,结合现在的话,顿时就明白,这是对方的回报。

昨天陈朝和对方说的那些话,起了作用,杨允思显然是不想和勾结外蛮这种事惹上什么关系,今天说的这些话,无疑就是对陈朝昨天保密的回应。

说实话,陈朝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意外收获。

之所以和杨允思说那些,不过就是想将对方打发走,最好是不要干扰自己查案。

甚至可以想象,杨允思都已经坐不住,那些真正的敌人,王党官员肯定也不会无动于衷,这方面的压力,陈朝只是想尽可能杜绝。

从刚才那些尚书开口施压,就是最好的例子,这分明就是自己昨天抓人后,这些官员感受到威胁,进而发出的反击。

但是杨允思的态度,属实超乎陈朝预料之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联盟之我真不是高人我不想受欢迎啊逆天铁骑女总裁的超级高手上古不会真有人以为我也是大佬吧我有一座山寨时代巨子我的团长李云龙国漫的世界
相邻小说
我凭什么不能做游戏是你们逼我成巨星的我真没想在过去的年代当学霸我真没想做圣人啊我真的没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