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2k小说移动版

m.2kxiaoshuo.com

第424章 威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今日的朝堂,意外之事接二连三,让所有人心情起伏不定。

先是六部尚书陆续出面,要求削去玄清司的职权,之后户部尚书杨允思的发言,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文官集团,武官集团,龙椅上的明德帝,无不是感到一丝莫名其妙的气息。

如果说六部尚书出面,是因为昨天玄清司抓人,感受到威胁,从而进行反击的话,倒也说得通。

然而杨允思这临阵倒戈,却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原因。

何况,昨天玄清司抓人,最先抓的就是你们户部的官员,算起人数,户部被抓的人最多,按理来说,最应该在这件事上赞同才对。

一些官场老油子,略一思索过后,纷纷打起精神,从这里面感受到不同寻常的气息。

沈行易作为御极台大司徒,更是为人精明,事事谋而后动,绝对轻举妄动。

但眼下的情况,让他有些担心,隐隐觉得忽略了什么地方,这种感觉对他来说,充满未知和担忧。

把整件事情重新看一遍,沈行易眉头微微皱起。

出面打压玄清司,并非是他执意如此,而是作为御极台大司徒,审时度势之后的决定,现如今,玄清司无疑已经失势。

处于风雨飘摇的时候。

平常对于玄清司,沈行易其实没什么恶感,但也绝对谈不上好感。

如果能从这件事,把玄清司推下神台,掀开一直悬在头顶的刀,倒也是乐见其成。

如果不能,那也没什么,若非昨天玄清司的动静,让他们这些人感到不妥,今天也不会急着打压。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再不表态,下面哪些官员就不好对他们交代,毕竟作为领导者,除了能为手下谋福利,危难之际也要伸出援手。

这样才能让别人听你办事。

可眼下的情况,超出他的预料,纵观事情全程,也看不出哪里出了问题。

因为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奇怪的地方,玄清司也不可能说动杨允思,那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才让杨允思这样说话?

这不仅是沈行易的疑惑,也是在场很多人的疑惑。

联想到昨天杨允思去过玄清司要人,之后回了户部,但被抓的那些人,还在玄清司,并没有被捞回来。

要说唯一值得推敲的地方,就在这里。

念及于此,沈行易眯起眼睛看向杨允思:“杨尚书觉得玄清司的职权,应当保留?”

“我没有这样说。”

杨允思笑了笑,对沈行易施礼:“我只是觉得,仅以一时之小错,便要抹杀以前所有功劳,这未免有些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意思,如果事事都以这种方法去做,那以后谁还敢为朝廷忠心办事?

连玄清司这等经历数代,数百年的机构,最终都难逃口诛笔伐,黯然退场,恐怕从长远角度来看,利大于弊。”

“何况,庆元之事,有头有尾,非是那位玄师一意孤行,当地官府不作为,甚至欺压乡里,无恶不作,我们只看到那玄师斩了员外的脑袋,殊不知当地百姓如何欢呼雀跃。”

顿了下,他继续道:“依本官来看,此事连小错都犯不上,和消息送回京的还有庆元布政使杨开诚的书信,上面清楚写道,是其请玄师出手相助,并非玄师擅作主张,这等事既然当地布政使都知晓,又谈何不法,大司徒觉得可对。”

一番话,说的众人心惊不已。

如果刚才还怀疑杨允思的立场,那现在这番话,就是彻底证明他是站在玄清司那一边的。

这个结果,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而且,更不可思的,在于杨允思所说的这些话,并非没有道理。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件事其实并没有多大的问题,只是消息传回来时,被有心人利用,在朝堂中掀起了风波。

很多人都是被风波卷入,不得不跟风,毕竟身在其位,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做主。

而且玄清司的问题,在大家心里积压已久,常常会拿出来攻讦一番,毕竟谁也不喜欢自己头上一直顶着一把铡刀。

但是知道归知道,说不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但杨允思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简单点来说,庆元一事中,即使那位玄师做的有些出格,但是并非无理可循,就算惩罚,惩罚那个玄师即可。

陶文彦气得吹胡子瞪眼:“杨尚书,这可是你的真心话,当着陛下的面,文武百官的面,你可要想清楚再说,难道你户部被抓的人,不是你户部的官员?!”

本来心里想着,自己这边一闹腾,加上户部尚书的协助,今天必能拿下玄清司。

谁知道想法很好,事到临头,自己的盟友居然窝里反,替别人说话。

先不说这个印象会对以后的文官集团造成什么影响,光是现在再想以这个理由剥夺玄清司的监察职权,就已经希望渺茫。

当然,如果杨允思改口,现在还来得及,毕竟陛下还没有发话。

只要他们六部尚书齐心协力,除去油盐不进的吏部尚书庄墨渊意外,五位尚书一致决定,就算皇帝也要好好思量一下。

杨允思面不改色,没有去看陶文彦的脸色,淡然道:“本官只是秉承为官为公,坦然直言,毫无偏袒,玄清司职权确实有些庞大,不过,平日里也只是去抓该抓之人,好好做官,又何必畏惧。”

“畏惧?哈哈哈....好一个畏惧,敢情以前攻讦玄清司的,没有你杨尚书了吗,现在倒想装好人,你无耻!”

陶文彦怒极反笑,指着杨允思就是破口大骂。

杨允思这番做法,无疑是让他们文官颜面扫地,在这种公然场合,大家身份都不低,丢了脸比什么都严重。

范博和赵煜对视一眼,眼神变幻不定。

杨允思一脸淡定从容,看向陶文彦的眼神有些怜悯,就好像知道些什么,大家都不是傻子,这个变化让很多人都心头一跳。

“杨允思,你这是什么意思!?”陶文彦却被这眼神激怒。

杨允思摇了摇头:“陶尚书,本官觉得这件事,大可以小事化了,没必要过分追究,免得最后不好收场。”

闻言,周围官员纷纷变了脸色。

这种官场上常用的套话,他们岂能看不出来,杨允思这是在有意提醒他们,这件事并不简单。

当即,就让很多人冷静下来。

沈行易看了会儿,忽然觉得少了点什么,回头看到御史大夫何琼站在不远处,笑眯眯看着,也不说话。

平日里,这朝堂上就属对方说的最欢,如今却是哑然熄火。

“何大人倒是轻松,这可不像平时的你,如今玄清司正是风口浪尖上,你不打算出出力?监察之权可是你们御史台的权力。”

闻言,何琼抬手作揖:“大司徒说笑了,御史台监察之权一直都在,玄清司之监察,与我们不同,正所谓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平日里,玄清司还算给我们御史台面子,并不会越界干扰,今日这事,下官觉得无话可说。”

“何大人如此谦虚,难道是看出了什么问题?”沈行易笑笑,眼神却很郑重。

何琼摸了摸嘴角的八字胡,目光却撇向一边:“下官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我们这边吵了这么久,那位掌司可自始至终都未曾说过一句话。”

闻言,沈行易回头看了眼,瞳孔微缩。

没错,他们这边争吵这么久,对方出面的却只是那些百师,连千师都没有出面,更别说那个城府极深的玄清司掌司。

现在对方都还没有反击,自己这边倒是先发生内乱。

“陛下,臣要弹劾户部尚书杨允思!”

就在这时,文官队列中一人走出。

当即,吸引所有人注意,沈行易等人皱眉看去。

杨允思更是纳闷。

“弹劾杨允思?”

明德帝左右看了眼,目光在杨允思身上停留下了,对哪位官员颔首:“说说看,你要弹劾杨尚书什么。”

“臣要弹劾杨允思教儿无方,纵容其沉迷烟花之地,并将诸多风月场所收买私用,大肆敛财,并仗着其户部尚书之职,其下青楼戏馆,多有瞒报户口之人,身份不明,大量藏于京中民宅,其心叵测,还望陛下明察。”

此话一出,杨允思当场面色就变了。

其他人也都是惊愕不已。

虽然商人的身份不像陈朝那个世界的古代,没什么地位,但也好不到哪儿去,尤其是官宦人家,更是很少与商人有牵扯。

这个年代的背景摆在这里,统治者对于下面的约束力,更多是以好处来进行约束,其中钱财占据最大。

中洲以前便是武风盛行,诸侯割据,那个时候,人们没有所谓的认同感,都是谁有钱,谁的力量强,谁就是王者。

后面中元一统,经过数百年的潜移默化,礼制灌输,方才有了如今的成效。

人们不再是单纯的信奉力量,对于王朝的认同感,正在逐步加强。

而通过这种手段进行过渡的,便是统治者的约束力。

商人逐利,并且大肆敛财,统治者清楚这些人会带来的威胁,便剥夺了商人入仕为官的权力。

也就是说,想要做商人,那么仕途就觉得不可能给你留门。

想在官场混,那商人一道,就必然不能牵扯过深。

不是说不能做生意,小本生意没问题,但是一旦超出这个限定,除非不被发现,一旦被发现,那就是抄没家产。

当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么多年以来,很多朝廷大臣,私底下都与商人有来往,毕竟仅靠着朝廷的俸禄,很难养活那一家几十百口的人。

这件事在朝廷,也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毕竟谁敢说自己屁股就是干净的,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生活,这种事情在所难免。

只要不被发现就好。

但是这种事也不会有人特意捅出来,今天你桶出我的底细,难保以后别人不掀你的桌子,这是彼此照应的事。

杨允思手底下有青楼戏馆的产业,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人家只是想多赚点钱,过上好日子,又不是敛财造反。

就算说出来,在其他时候也无所谓,但是当着皇帝的面,这属实就是有点茅房里打灯笼,找死了。

果然,明德帝脸上一黑,冷冷看向杨允思。

那弹劾的官员并没有因此住口,好像没察觉到自己说的有什么不妥,一本正经继续道:“不仅如此,杨尚书在其凤阳家中,为其置办了大量田地,当地百姓无地可用,无不叫苦连天,这件事也被其以户部尚书的身份,隐瞒下来。”

“放肆!”

明德帝勃然大怒,站起身指点杨允思:“杨尚书,这些可都是真的!”

众人见势不妙,纷纷站好低头不语。

回头看向那个弹劾的官员,不少人都感到不满,因为这样一来,恐怕不止杨允思一个人遭殃,他们这些底子不干净的,也会跟着倒霉。

“陛下,切莫听信小人谗言!”杨允思扑通跪倒:“此人说微臣教儿无方,微臣无话可说,我那孽子确实疏于管教,但是私买青楼戏馆之事,绝无此事,家乡圈养良田,更是无稽之谈!”

这种时候,如果承认,不管皇帝以前是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时候肯定不会轻易放过。

只有咬牙不承认,熬过早朝,后面自然可以想办法去解决。

“真没想到还有好戏看。”

“这也算是狗咬狗了。”

武官队列里一片其乐融融,刚才是他们承担莫大压力,现在都是反了过来,轮到他们幸灾乐祸。

“这是什么情况?”

趁这个功夫,陈朝凑到徐百师跟前,好奇问了句,“敢当面弹劾一位尚书,身份应该不低吧,什么来头?”

反正他这个位置别人注意不到,有人群挡着,明德帝也看不到这边。

徐启福皱了皱眉,但也没有呵斥,低声说了句:“那个人是王党推出来的棋子,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不过经此之后,很可能会被重用。”

“棋子?”

陈朝微微诧异。

徐启福点了点头:“杨允思临阵倒戈,让某些人心生不满,这是再向杨允思警告呢,你等下看着吧。”

果不其然,杨允思这边辩解之后,文官队列前排,仅次于六部尚书的位置上,一位白发老者开口笑道:“杨尚书这么着急解释作甚,是不是真的,派人一查便知道,不如现在就承认,免得到时难堪,陛下当面,不妨认真考虑一下,再做回答也不迟。”

杨允思面色一动,听出对方话里另外一层含义。

看似是让他认罪,实则是给他一个机会,重新回答刚才针对玄清司的问题。

顿时,杨允思面色变幻不定,出现犹豫之色。

“不好,这老家伙的还真起了作用。”

见状,陈朝当即一惊。

如果杨允思也赞同众尚书的意见,一旦达成一致,今天玄清司恐怕就危险了。

看向前面的袁世清,对方一直波澜不惊的面孔上,出现变化,眼神露出一丝凝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联盟之我真不是高人我不想受欢迎啊逆天铁骑女总裁的超级高手上古不会真有人以为我也是大佬吧我有一座山寨时代巨子我的团长李云龙国漫的世界
相邻小说
我凭什么不能做游戏是你们逼我成巨星的我真没想在过去的年代当学霸我真没想做圣人啊我真的没开挂